2014年4月23日 星期三

今天 肚子餓了 居然

時間緊迫 買下便當 在車箱中犯規進食

把飯和肉混作一團 狼狽的通通扒進口中

果腹 是很實在的感覺

牙齒得磨合 口腔得吞嚥

肚子被擠得充實和暖

今天 整個過程都在秒間進行

本該慶幸 偏偏悲愴莫名而起

吃 為人生存之根本

即使生活困苦 但活在這世代 生存卻沒有想像的艱難

車箱中的這頓飯 喚醒貪婪的我

自己所想要的 其實簡單

能夠每餐溫飽 住於瓦房下 已經足夠


近來 數句歌詞總在腦中繞樑

"你快樂過生活 我拼命去生存

幾多人位於山之巔俯瞰我的疲倦

你界定了生活 我侮辱了生存

只適宜滯於山之谷整理我的凌亂"

我卻尚要生存..

我總在努力著 不理結果

2014年4月21日 星期一

美國隊長 - 理想化的現實

一百分的英雄片!!

此片令我對美國隊長的愛慕迅間倍增 哈哈哈


各人物的描繪細膩 有血有肉

隊長的猶豫 黑寡婦的調皮


動作場面亦拍得精彩緊湊

看得過癮


故事表達出 清晰的中心思想

國家的神盾局變得不一樣

為穩固各國的權力 全球潛在叛亂的人士將"被消失"

又飛機又大炮 大肆殺戮

犧牲二千多萬的人口 就可帶來餘下全人類安穩的幸福

隊長說 "這不是自由 只是恐懼"


事實上 這非故事的橋段 我們的現實社會根本如此

透過武力支配 思想打壓 及教育控制

整頓社會 成為獨裁者的理想國

每天都在世界各地發生著

真想有位美國隊長 把這混沌的世界拯救呢

那夜凌晨 我坐上了旺角開往大埔的紅van - 流於片面的流片

利申:看過小說

小說的懸疑及緊湊氣氛 為之一絕

唯其結構鬆散 枝節繁亂

把所有寄望放在電影上

電影理應可更有效的把故事說得完整

但可惜沒有


導演竟把故事列為cult片的題材

肩膀架著大刀 而不失血致死; 還有那如脫色水彩的紅雨 和低級的電腦特效

通通盡現荒誕失真 cult味濃


問題是你打主流市場

更多的觀眾是看過小說 對電影抱有固有的格式

此非智舉 受盡大眾輿論是常識吧


各傳媒以其政治暗喻 作賣點硬推

明顯當中的暗喻 流於片面 處理亦見幼稚

特別是眾角色主以對白討論"特首普選"

鏡頭單一 真係柒到唔敢睇


此片錯在定位不清

不論故事內容 或後期宣傳策略

2014年4月20日 星期日

或許 你被質問

那是毫無疑問的事

你總沒有想過

你不把別人當為朋友

別人卻把你放在心上


我在找尋一種感覺

來維繫僅有的浪漫

你就別管我吧


整個假期 只為看一場展覽而外出過

導賞員學識淵博 聽得津津有味

現在大家都說 當年的殖民地政府有多好

其實未必如是

一切只不過是利益先行



聽多點看多點也好

學習全面的想法

2014年4月18日 星期五

林奕匡 - 高山低谷



站在樹林內 就如沒氧氣

在夕陽下 寂寥吧 沒權利見你

早知高的山低的谷 將你我分隔兩地 失去人情味

你那貴族遊戲 我的街角遊記

天真到信真心 太兒戲


你快樂過生活 我拼命去生存

幾多人位於山之巔 俯瞰我的疲倦

渴望被成全 努力做人 誰怕氣喘

但那終點 掛在那天邊

你界定了生活 我侮辱了生存

只適宜滯於山之谷 整理我的凌亂

渴望大團圓 腳下路程難以削短

未見終點 也未見恩典 我與你極遠


愈望愈無望 未來沒有我

在斷崖下 盡頭吧 樂園未有過

彷彿天一黑天一光 揮發了一句再會 只見人下墮

快慰繼續傳播 你都不慰問我

區分到太清楚 太嚴苛


我卻尚要生存 偷偷存活於山之谷 等到某天魂斷

你繼續盤旋 我繼續埋藏我愛戀

沒有終點 永沒有終點 

那永遠 極遠

2014年4月10日 星期四

只想離開..

太多事情 太麻煩


你說他 他說她 她說他說她說他

同一事件 不同立場 不同演繹

環環緊扣 影響總比想像的深遠

誰都想要 得悉真相

誰又受得了 真相的赤裸

早就說了 我不會宣洩真相

我亦不渴求聽見任何秘密


確實感到疲憊…卻又不得啟齒

2014年3月29日 星期六

年華老去 青春不復

沒有心機再去經營

就讓我隨意的老去吧


那齣電影 讓我想起了你

那勇於冒險的你

在開揚蔚藍的異國天空下

在鬱鬱蔥蔥的青草大地上

你自在的踏著單車 於廣闊的大道中奔馳 流暢的往前進發

高聲叫囂 呼喊年輕的自由

遠眺著矮小疏落的鄉村 呼吸著潮濕的空氣

你笑說 你愛當中夾雜著鮮草與牛糞的氣息

那庸俗卻真實的味道 表現著大地蓬勃的生機

有天 終有天 我會卸下身上的包袱 不管地點 跟你出走

踏遍你走過的石板街頭

觀賞你看過的湖畔山脈


那感覺

猶近亦遠

2014年3月22日 星期六

彷彿只有我才能看到的真實

那對純潔的眼睛

那雙乾淨的耳朵

看到的 聽到的 都通通接收

不經深究 不作思考

到底是看不穿 還是不想拆穿

偽裝的意味?

感情 離不開一場美輪美奐的包裝

如果連包裝都不會

那不是愚昧 就是沒有感情吧


然而 我慶幸你還是你

那個簡單直率的你

那個敢於冒險的你


人長大了 慢慢意識到

能夠陪伴在身邊

能夠付出 能夠獻上自己所擁有的一切

已經 已經是難得的美好

可惜的是 往往愛不及時 悔恨難返

往後 學會更加珍惜

珍惜每份出現於生命中的緣份

儘管以後會各散東西 各有各的修行與旅途

至少我們還有現在

至少我還能把握每個機會

以後的事 以後再作打算吧

盛智文:香港卡住了

「現時的香港,有能力的人不出聲,沒能力的人又爭著做,」這是香港首富,長實主席李嘉誠兩星期前出席集團業績記者會時 說的話。這句話,像一支箭,直穿每名香港人的心臟。有人對號入座,大做文章;亦有人感同身受,更多的,是心有戚戚,懷念起昔日香港,一班有能力的人,齊心 合力把這塊彈丸之地,發展成今日國際首屈一指的金融中心。
有能力的人,令人想起盛智文(Allan Zeman)。猶太裔,德國出生的盛智文,40年前從加拿大來到香港開設一間對外貿易的服裝公司之後,便一直用他的能力,他的努力,在香港打拼。

1981年他在中環一條斜路開設了一間小餐廳,之後不斷擴充,成功開創了香港夜生活的消閒區域,獨創了蘭桂坊文化,亦帶來他蘭桂坊之父的稱號。

他 獨有的思維及創新的管理,一直成為香港很多企業家的模範。2003年,時任特首董建華便賞識盛智文的能力,三次親自致電邀請他出任香港海洋公園的主席。那 時候,海洋公園被形容為垂垂老矣的Old Lady,盛智文接手後,把它進行大變身大改革,短短數年,加入大量創新的概念及元素,成功將海洋公園打造為《福布斯》雜誌評選為全球十大主題公園之一。

與 此同時,盛智文被委任作西九文化區管理局的委員,及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表演藝術委員會主席,盛智文說他一直很愛香港,在2008年甚至放棄本來的加拿大國 籍,入籍中國香港,為的就是盡自己的能力,為香港做一點事。2011年他更獲香港政府頒發最高榮譽的「大紫荊勳章」,表彰他對香港,尤其旅遊業發展的所有 貢獻。

不過,這名切切實實有能力的香港人,近來鮮有留在香港。 他說,這一年,他時間精力都著力在內地發展蘭桂坊產業,先後在成都、海口、無錫及上海開設了以時尚酒吧及食肆為主題的蘭桂坊蒲點。上星期四,他才回到香 港,接受《彭博商業周刊/中文版》的專訪,他說回來香港,仍然感覺這裡是他的家,但看見眼下的香港,不得不感到很難過。

「I am still in love with Hong Kong, but Hong Kong is Stuck!」(我仍然非常愛香港,但是香港卡⋯住⋯了! )一向開朗的盛智文說這句話時,難過得喉嚨像被什麼卡住了。香港,最近發生了什麼事?


近年,我為了蘭桂坊在中國發展的計劃,大部份時間都身在大陸,但從來沒有一刻不留意香港發生的事。但每次我獲知的都是令我難過、令我很憂心的信息。

好像剛剛王維基和香港電視牌照的事件,我一直在留意。唉,真的是一團糟。在這裡,且不說事件經過,故勿論誰是誰非,只單純從另一角度來看,這真的是一件很糟糕的事。

Ricky 王維基是一個有能力、有進取心,而且很有魄力的青年企業家。他自己從外國學成歸來,1990年白手興家創辦城市電訊,然後一步步經營起香港電視。他一直是 全憑個人能力及努力走到今日這一步,對於很多香港年青人來說,王維基的故事,正是香港獅子山下奮鬥的夢。過去的香港,正是一塊只要你肯努力,只要你有能 力,便可以向上爬、充滿機會的地方。但今日,你看著聽著王維基的經歷,你就會發現,這城市面目全非了!就算你再有能力,你肯不斷努力,可能都沒有你發展的 機會。這是一個very very bad message(非常非常差的信息)。另一個更差的信息,就是社會上反對大陸旅客來港。

一 群小數目的香港人,在Facebook組織起來,雖然只有二十多個人,但他們公然走到尖沙咀、旺角的遊客區,集合起來聲討在該處的大陸旅客。這個舉動,帶 出的信息不單是香港性的,而是全球性的,因為連外國報章都在報道這件事。這是讓所有人都以為,香港是一處不歡迎外來旅客的地方,讓人以為香港是一個不友善 的地方。天呀!全世界沒有一個地方會做出這種事。

我無法忘記 2003年沙士一役之後,香港簡直是一座死城,當時你們還記得嗎?每一名香港人都渴求旅客來臨香港,那時候,全香港各方面都齊心合力做事,就是為了向世界 說我們Welcome you(歡迎旅客),現在反過來說You are not welcome(不歡迎別人)。這是錯誤的,羞恥的,而且是侮辱香港人的行為。


為什麼負面信息不斷出現呢?

我其實是可以理解。人呀,最基本的權利,就是有一個地方可以居住生活。當你有一個容身的地方,你孩子開開心心去上學,你的生活安穩妥善,人就會開心,對社會感到滿足。
但 是,現在普遍的香港人都很不快樂, 不要說買不起房子,就是租屋居住,一年租約之後, 業主又加租了,你不得不搬家,而且越搬越遠,從市中心搬離到郊區。然後,你孩子找不到學校,上課讀書不開心;再然後你每天返工、放工乘搭交通工具時,以前 等一班車可以上車,現在可能要等到第四班車到臨,才勉強擠得上去。

這 樣子生活,就是一向平靜少出聲的人,都會站出來問:「生活為什麼這麼艱難?究竟我的生活發生了什麼事? 」為了找出路,自然首先罵政府, 但見罵來罵去都沒有人回應時,就會把焦點落在別的人身上,大陸旅客於是首當其衝,認為一切因果全都是這班大陸新來的人帶給我們這座城市的。


針對自由行帶來的這個問題,你認為應該怎樣處理?

我用我管理海洋公園作為例子。早在三年前,當開始有本地人埋怨海洋公園都擠滿內地旅客,香港人沒法子去的時候,我便要求管理層去作一個全面性的承托力評估。

我 們根據公園的面積,85個景點的分佈,每處地方容納總人數/可逗留時間/地方之間距離/受歡迎程度/排隊等待時間等要點,作出了一個非常深度的評估。然後 我們總結出,海洋公園最高可以在同時間容納3.6萬人,一旦售出的門票到達3.6萬張時,我們便會停止售票,停止客人進入。在這方面,我們還要先聯絡好各 大旅行社,甚至是的士台,確保執行時不會有任何差池。其實,我們的容量上限可以再多百分之十,但我認為客人付出了金錢,就應當有權享受好服務,所以我把上 限降低百分之十,令旅客進入海洋公園時玩樂得更舒適。

除了評估這個承托力,更為重要的,是評估繁忙及非繁忙時段的分別。其實旅客不是天天 來,海洋公園也不是一年365日客滿,針對大陸旅客,最多都是農曆新年及黃金周兩個時段,在這些繁忙日子,我們會嘗試在85個境點分開做一些有趣的節目來 分散人群,盡量把人群散開;另外,在非繁忙的日子,就要不停炮製驚喜及節目,讓本來打算在黃金時段來的旅客,先吸引過來玩。當然,這是短線的管理營運方 法,長遠來說,海洋公園必須不斷擴充,所以我們會不停進行擴建,未來將會興建水上樂園,寵物農場,鯊魚館等。這些擴建工程一定要快而且有規劃地一個個落 成,加強吸引力之外,亦是把旅客分散的硬件。

這套邏輯,其實正可以用於整個香港。你看,香港有18個區,但所有旅客都集中在4個區域包括 尖沙咀、旺角、銅鑼灣及中環,為什麼不可以發展其他14個區域呢?一個旅客到來,其實他們也想去一些新鮮地方,尋找新樂趣;就是帶旅行團的,也想帶他們去 不同的景點。我相信政府現時應該想法子,讓18區負責人坐下來,想出一些點子,分散客群。

然後最重要的,是重點評估旺季及淡季的分別。香港也不是一年365日都擠滿旅客,都是集中在幾個特別時段,為什麼不能在淡季推出一些節目去吸引旅客先來港,或者旺季時,在不同區域不同時段舉辦一些節目,分散客群,這是簡單的事。


香港政府現在不是正做著這些事嗎?

我 不認為政府眼下正在做這件事。對,政府剛剛發表了一個《香港承受及接待旅客能力評估報告》,預測2017 年訪港旅客逾7000萬人次,又說2023 年更突破1 億人次。他們提出報告是給香港市民指出,很多旅客會來香港,叫我們做好準備。本來是好意,但出來的反應是,市民都認為大軍將要南下,這樣一來,香港人的生 活不是會更擠迫,更不快樂嗎?為什麼會這樣反應呢?因為現在我們看不出政府有什麼實際措施去面對及應付這些旅客,沒有提出短期或長遠的規劃配套。

我 的意見是,短期來說,真的要進行一個更深層次的承托力評估,不是預算多少人將會來香港,而是統計一下現時在不同時段訪客來港的人次及模式,估計在繁忙及非 繁忙時段應該怎樣控制處理。我看,現時繼續保持只有49個內地城市可以來港自由行是應該的,暫時不要再增多;然後我認為可以取消一簽多行這個措施。再有, 政府的官員要嘗試「Think out of the box」(不要默守成規),要想出創新的點子,針對旅客在不同區域想出吸引力,帶他們去觀塘,帶他們去郊外公園,不再只單純在幾個區域購物,這不單可分散 旅客,亦在各區內帶來就業商機。

至於長遠來說,要盡快落實政府所說的所有其他區域發展計劃,包括大嶼山計劃,西九龍文化區之類,不可以一拖再拖了。

真的,Please do it quick!(請盡快去做。)


為何現在香港做事都這樣慢?

近日我面對的頭痛事之一,就是海洋公園要擴充興建酒店,計劃起來所需年期很長,又是環境評估,又是地價問題,然後鄰居反對,你看,我們起酒店,但又是一堆瑣事,都是頭痛。我們香港很慢呀!

之前李嘉誠先生出來講話,是因為他和我一樣感到難過。我不責怪任何人,梁振英先生已經盡了力,但現下的制度及行政系統的確有問題。

由 於現時政府欠缺公信力,他們提出任何建議時,都會先被否定,於是為了獲得市民同意,施政之前都要進行公眾咨詢。無論是前特首董建華或者曾蔭權,到今日梁振 英,因為沒有認受性,所以需要好長時間進行公眾諮詢,但今時今日是互聯網世代,世界分秒在變,我們香港一等再等,這一去又是五年,我不是說公眾咨詢不重 要,但We are stuck! We are not moving forward.(我們卡住了,我們沒有任何前進。)

聽了盛智文的一番話,作為香港人的記者都感到心口卡住了,很難過。不禁問盛智文,是不是已放棄香港?他答他不會放棄香港,但作為一位生意人,他看到其他地方的商機,尤其是內地。

記者拿著盛智文的名片,黑紙白字,盛智文(Allan Zeman)的名銜包括蘭桂坊控股有限公司主席、香港海洋公園主席、永利(拉斯維加斯)在澳門Wynn Macau賭場副主席。名片採用的字體,是內地用的簡體字。

https://tw.news.yahoo.com/%E7%9B%9B%E6%99%BA%E6%96%87-%E9%A6%99%E6%B8%AF%E5%8D%A1%E4%BD%8F%E4%BA%86-040000152.html

2014年3月15日 星期六

我懷念一種感覺


對自己沉默

一直向上伸手救求

一直向下急速墜落

填補空洞 填補空虛 

到最後 無人看破

就連自己也無法逃脫


知不知你在濫用我的惻隱

當我愈來愈沉迷像毒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