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23日 星期六

梁祖堯 - 我不快樂

李世杰是典型的香港人之一。他的工作不太賴,起碼仍可得到讚賞或批評。他的朋友不算少,起碼酒醉酒醒間仍有傾訴對象。但他不快樂…他就是知道 他不快樂。他徹底討厭現在的生活,更可悲的是他深明在未來十年,甚至死前的一刻,他依然一輩子背負著這個沒有快樂的自己。他決心從既有的框架跳脫出來,為 自己的生命尋找更多的可能,尋求打從心底的喜悅。他替自己舊有的身份,安排上一場轟烈的假死,然後更名換姓,以心中最理想的形象登場於世。憑著外籍姓名與 著名大學的畢業證書,他輕易尋得渴望已久的工作和伴侶。出乎意料,新身份竟能瞞天過海,得到世人的認同。 

名利背後,他尋得自己的認同?尋得快樂了嗎?我們總企圖捨棄現在的生活,卻捨棄不了固有的自己。我們活於世上,本負載著無數的身份。為人兒女親戚, 為人員工同事,為人伴侶父母,我們對自己價值,免不了透過別人身上所建立。就如李世杰的故事中,他的父親遺下他和母親,繼續為熱幟的生命往前衝。他父親只 掉下一大筆債項給他。他只好放棄學業、亦放棄認真,對生活無所強求。工作旦求糊口,偶爾跟朋友吃喝玩樂,也不失樂趣。但他不快樂。一直他內心為自己設定出 一個框架─就是把責任全歸咎於父親。他有絕對理由痛狠父親。 

或許這只是簡單的婚外情,卻同時顯露出父親對愛情當中的眷戀與尋求。特別是當自己生活得一塌胡塗,他更是深深明白父親那偌大的勇氣。捨棄固有的自 己,原來也要勇氣。一面的厭惡,一面的懷念,李世杰對父親的感情是如斯矛盾。當年獨享著父親的愛,他對著父親的脂肪瘤,充滿慰問的雙手欲言又止。多年過 後,背負起新身份,用上千方百計,他再次看到父親蒼老的面龐,他偏偏感覺陌生。倘若李世杰要捨棄既有的框架,這是不是叫他一併捨棄他跟父親的回憶?「是不 是我像電視劇的人物般,把父親狠之入骨?」他就是不願意承認和父親那無可替代的回憶,他就是只能自我欺騙。有了新身份的他,依舊背起自己設定的舊框架。他 怎能快樂? 

「我還未把你忘記,你怎可先把自己忘記?」一次偶爾下,李世杰得知父親患上老人痴呆症。父親一聲不響推倒他的框架,他不禁低頭落淚。這才是他真正的 感受。不一定是親情,說不定愛情或友情,世上亦同時上映著無數類近的故事。人們總不斷強調為生命去尋找可能性。然而,我們得到新身份,卻得不到真正的自 己,在自設的框框裡作繭自縛。快樂是源於認同,除了別人送贈的,其實亦能自己製作的。李世杰開始明白 打從心底的快樂要需聆聽自己心底為先,而不是那些自欺欺人的執著。「如果每個人也是心地善良,即使是為自己而活,世界也會是善良的。如他一般患上痴呆症, 今天只為今天而活,快樂就好了。」 

在父親的喪禮上,只有李世杰跟父親的第二位妻子。李世杰對她心懷微笑,恭敬問好。「你好,我是李景文的兒子。我叫李世杰。」這不是某個香港人的故事,這是屬於李世杰的故事。

2009年10月6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